淨零公廁設計-回收木光導
淨零公廁:固碳、減碳與循環再生的未來設計
在邁向 2050 淨零目標的道路上,我們以回收木與再生木(生森木)為主要構件,打造一座兼具減碳、固碳與永續利用的創新公廁。這不僅是公共設施的革新,更是對環境友善建築的全新詮釋。
回收木與回收塑料的再生木(生森木)在此項目中相輔相成,彼此可替代使用,在減少廢棄物、延長材料生命週期的同時,展現循環再生(circular and regenerative)的理念。無論是回收木的固碳效益,或是生森木的耐候性與可回收特質,都為此案提供了同等積極的環保價值。
以 SBTi 淨零標準為指引,結合六大核心技術:
• 回收木與生森木固碳結構:選用 2 噸回收木材作為公廁主體,每年可封存 3.67 噸 CO₂e,若使用生森木則同樣具備低碳環保特性,耐用且可回收。
• 創能技術:透過 薄膜太陽能板與自然光導系統,提供可再生能源,減少日常運營的碳排放。
• 節能設計:自然通風採光罩利用煙囪效應調節空氣流動,降低能源消耗並改善室內環境。
• 水資源循環:搭載 PVA 生物球技術 處理污水,減少 70% 以上污泥,並轉化為可再利用資源。
• 藻類碳捕捉:利用廢水中的養分培養固碳藻類,每年可額外封存 1.83 噸 CO₂e。
• 生態環境共生:結合原生植物植栽、雨水回收系統,創造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提升環境價值。
這座公廁不只是基礎設施,更是低碳未來的實驗場,透過科學計算(LCA 方法學)確保碳中和與資源最優化。以回收木與再生木(生森木)為載體,淨零為願景,我們為未來的永續城市鋪設新道路。
Net-Zero Public Restroom: The Future of Carbon Capture, Reduction, and Circular Sustainability
On the path to net-zero 2050, we utilize recycled wood and regenerative wood (SenSenWood) as the primary building materials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public restroom that embodies carbon reduction, carbon capture, and resource regeneration. This is not just a new public facility—it is a bold statement on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Recycled wood and regenerative wood (SenSenWoo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is project, offering interchangeabl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 options. Both contribute equally to the circular and regenerative approach—whether through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ecycled wood or the high dur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of SenSenWood, ensuring a low-carbon and waste-reducing solution.
Following SBTi Net-Zero Standards, we integrate six core technologies:
• Carbon-Sequestering Structures with Recycled and SenSenWood: Using 2 tons of recycled wood, sequestering 3.67 tons of CO₂e annually. SenSenWood offers simila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ith added durability and recyclability.
•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Implementing thin-film solar panels and natural light guides to reduce oper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Ventilation skylights enhance air circulation using the chimney effect,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maintaining indoor air quality.
• Water Resource Recycling: PVA bio-ball technology treats wastewater, cutting over 70% of sludge, and transforming waste into reusable resources.
• Algae-Based Carbon Capture: Utilizing restroom wastewater nutrients to cultivate carbon-absorbing algae, sequestering an additional 1.83 tons of CO₂e annually.
• Eco-Friendly Integration: Native plant landscaping and 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 contribute to a self-sustai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ublic restroom is more than just infrastructure—it is a living lab for low-carbon innov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LCA methodology, we ensure carbon neutrality and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With recycled and regenerative wood (SenSenWood) as our foundation and net-zero as our goal, we are paving the way for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future.
淨零公廁設計-計算分析
淨零公廁- SBTi 路徑篇
結合生態設計與低碳構建,在構建和使用階段,進行SBTi規範下的碳信用抵扣和生物正成長。
1.蘊含碳的扣抵部分 (搖籃到大門)
2.+ 運營的扣抵部分 (搖籃到墳墓)
SBTi指定數據庫:ecoinvent/GHG Protocol

淨零公廁-SBTi路徑與【減碳+固碳】模組
結合自然光導、回收材料、再生水處理來進行生態觀測復育和藻類固碳。

六個關鍵技術,讓淨零公廁,協助使用單位,達到SBTi淨零目標@2050年
1.公廁生態設計 (固碳木作)
2.創能 (太陽能-薄膜、追日)
3.節能(自然光導- 通風採光罩)
4.循環耗材 (木酢達人)
5.碳捕捉 (光藻、甲烷處理、原生植物植栽)
6.PVA 回收污水處理


淨零目標 路徑規劃 主要構件 足跡分析
GWP 碳足跡
PED 一次能源消耗
ADP 非生物资源消耗潜值
WU 水资源消耗
AP 酸化
EP 富营养化潜值
RI 可吸入无机物
ODP 臭氧层消耗
POFP 光化学臭氧合成

淨零目標路徑,摘要背景說明 (參考台大文獻)
摘要說明
一、結構材料:
採用回收木材: 假設使用 2 噸的回收木材 作為公廁的主要結構材料。根據 IPCC 係數 0.5,這 2 噸的回收木材含有 1 噸的碳。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此結構本身即固碳 3.67 噸 CO2e。
木材來源: 採用如 木酢達人 的森林循環理念,利用剩餘林木資材,不僅固碳,也實現資源再利用。
多元回收材料:也可以搭配回收塑料的仿生木、預鑄工法的低碳結構,代替部分回收木。
二、廢水處理:
導入 PVA 生物球技術: 採用 PVA 生物球技術 處理公廁產生的廢水。此技術具有 低污泥、低能耗、高效率 的優勢。
技術優點:
污泥減量: 相較於傳統生物處理,可減少 70% 以上的污泥產生。
節省電力: 間歇曝氣操作可降低電力成本。
高去除率: 可有效去除 COD (化學需氧量) 和氨氮等污染物。
廣泛應用: 適用於生活污水及其他有機氮工業廢水。
循環利用: PVA 生物球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可轉化為酒精或甲烷,實現循環利用。(資料說明候補)
三、能源:
自然光導通風技術: 採用 專利節能通風光導技術,結合白努力效應和煙囪效應,加強排熱,同時導入自然光,減少白天照明用電。
此通風採光罩可以單獨排除屋頂夾層的熱,也協助室內空氣流通。
可引進自然光,節省白天照明用電。
可選擇協助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
其排風量最大可達 600 立方米/小時。
太陽能發電: 公廁屋頂可設置 太陽能板,利用太陽能提供電力,達到能源自給自足。
四、藻類固碳:
藻類培養系統: 公廁可設置藻類培養系統,利用公廁廢水中的養分培養藻類,以達到固碳效果。
藻類固碳量: 假設一年可產生 1000 公斤的固碳藻類,由於藻類的碳含量比例約為 0.5 (與木材相似),因此 1000 公斤的藻類含有 500 公斤的碳。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藻類固碳量為 1.83 噸 CO2e。
肥料利用: 這些藻類可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實現資源再利用。(資料說明候補)
五、其他設計:
原生植物植栽: 在公廁周圍種植 原生植物,增加碳匯並促進生物多樣性。
樹木等植物可將二氧化碳經由光合作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並釋放氧氣。
雨水回收: 設計雨水回收系統,用於沖廁或澆灌,減少水資源浪費。
六、淨零排放分析
固碳量
回收木材固碳: 2 噸回收木材 = 3.67 噸 CO2e 的固碳量。
藻類固碳: 1000 公斤藻類 = 1.83 噸 CO2e 的固碳量。
總固碳量: 3.67 噸 CO2e + 1.83 噸 CO2e = 5.5 噸 CO2e。
碳排放量
建材碳排: 除了回收木材之外,其他建材如水泥、鋼材等仍會產生碳排放。此部分需透過生命週期評估(LCA)來計算。(資料說明候補)
營運碳排: 公廁的用電、用水和廢水處理等都會產生碳排放。(資料說明候補)
運輸碳排: 包括建材運輸和人員的交通。(資料說明候補)
淨零目標
抵銷碳排放: 透過回收木材和藻類的總固碳量(5.5 噸CO2e),加上節能措施(太陽能發電、自然採光通風)和廢水處理的減碳效益,來抵銷公廁的碳排放,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